其中,微语两相双金属化合物由于具有协同效应,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采用静电纺丝和后续热处理工艺将超小Na2FePO4F纳米颗粒(约3.8nm)均匀镶嵌在多孔氮掺杂的碳纳米纤维中(标记为Na2FePO4F@C),录精龄剩并紧密粘附于铝箔集流体上,录精龄剩形成柔韧性良好的一体化电极(无需使用粘结剂),展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0.1和20 C下可逆容量分别为117.8和46.4mAh g-1)与高循环稳定性(20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5%)。追尾b)不同充放电状态下的XRD图谱。
致谢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05007,51532002,21805066),必嫁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8QNRC001),必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010430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L172023和L182019),河北大学高层次创新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80126020115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40244),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B12015)等项目的支持。微语b)ip(峰值电流)与v1/2(扫速的平方根)的拟合直线。在目前已知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录精龄剩铁基层状氟磷酸盐Na2FePO4F具有结构稳定性高、录精龄剩体积变化小(仅3.7%)、铁储量丰富、理论容量较高(124mAhg-1)以及聚阴离子效应诱发的工作电压适宜(≈3.0Vvs. Na+/Na)等特点,极具应用潜力。
追尾图5. Na2FePO4F@C正极的反应机理分析a)Fe元素在初始和首次充放电后的XPS图谱。必嫁b)Na2FePO4F@C材料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插图为孔径分布曲线)。
微语图2. a)不同热处理条件下样品的XRD图谱。
【成果简介】最近,录精龄剩北京科技大学范丽珍教授(通讯作者)与刘永畅副教授(通讯作者)等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Science (IF=12) 上在线发表了题为RealizingaHigh-PerformanceNa-StorageCathodebyTailoringUltrasmallNa2FePO4FNanoparticleswithFacilitatedReactionKinetics的文章。图十九:追尾常见的色素分子的化学结构图二十:共敏化DSCs的植物提取物卟啉,叶绿素,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甜菜碱和蒽醌及其衍生物。
必嫁图二十一:比例控制的共敏化两种吸收相当的染料相互补充以实现近色吸收的示意图。微语图二:共敏化DSCs双染料共敏化DSCs示意图。
图五:录精龄剩DSCs的工作电极的吸附过程染料···TiO2界面结构的性质影响DSC工作电极的功能,该工作电极紧邻器件环境中的电解质(EL)离子介质。在这篇综述中,追尾作者(i)基于一种独特的光学吸收分类方案,为进一步研究确定了有前景的共增敏策略。
